“支点”入课“长江”入题 思政课实践“极目楚天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20 发布者: 浏览次数:

武科大网讯(通讯员黄浩宇 赵婉)“没想到‘双节’打卡黄鹤楼、长江大桥还顺便完成了社会实践”,这是10月12日法学与经济学院金融科技专业夏梦蝶代表小组将“概论”课实践报告交给教师时的由衷感叹。

近期,来自理学院、管理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、机械学院等近千名24级学生积极响应教学要求,走进产业园区、科技企业、文旅项目与基层社区,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开展实地调研与社会服务,围绕“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”“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”“长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”等主题提交了一批“楚味十足”的实践报告。

社会实践关键在“实”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紧扣湖北省“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”中心工作,在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课程中及时修订实践教学大纲,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湖北科创支点、产业支点、生态支点、开放支点建设开展社会实践,引导青年学生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深情厚望,理解国家战略的地方实践,从而增强“强国有我”的使命意识。

本学期负责讲授“概论”课的李琨、黄兰、张齐武、唐建军、任睿等10余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湖北支点建设典型案例切入,指导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行动,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现实感召力与实践引领力。

本学期面向全校24级本科生的“概论”课实践教学是我院贯彻“思政铸魂、文化浸润、实践赋能”三维协同育人理念的创新探索,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使思政课真正成为连接“国之大者”与“青年成长”的桥梁,助力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突破,以高质量德育为湖北“支点”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。

下一条:聚焦支点建设,贡献思政力量

关闭